首页 > 网游竞技 > 神雕侠侣 > 第三十九回 大战襄阳

第三十九回 大战襄阳(1/2)

目录
好书推荐: 美漫杂货店 乐园之猎神人 大乔传 我的美女上司 暧昧无罪 许小鱼傅承彦 怕了寂寞才爱你 王爷床上是非多 长官大人又王炸了 甄嬛传之安陵蓉

一行人取道南下,沿路探询法王和郭襄的踪迹。行不数日,蹊径纷纷传言,说道蒙古南北两路雄师夹攻襄阳,在城下与宋军开仗数次,互有胜败,襄阳情势十分紧迫。黄蓉心下担忧,说道:“鞑子猛攻襄阳,咱们须得急速赶去,襄儿的安危,只得暂且不去剖析了。”众人齐声称是。

黄药师、一灯、周伯通等辈,原来都是超然物外、不理世事的高士,但襄阳生死关系重大,或汉或虏,在此一战,却不由他们袖手掉臂。

于路绝不延误,纷歧日抵达襄阳城郊。史听得军号声此起彼落,远远望去,旌旗招展,剑戟如林,马匹疾驰往复,襄阳城便如裹在一片尘沙之中,蒙古雄师竟已合围。众人见了这等声势,无不骇然。黄蓉道:“敌军势大,只有挨到黄昏再设法进城。”当下七人躲在树林之中,除了周伯通嬉笑自若之外,人人均有忧色。

待到二更时分,黄蓉当先领路,突入敌营。这七人轻功虽高,但蒙古军营重重叠叠,闯过一座又是一座,只闯到一半,终于给巡查的小校觉察。军中击鼓鸣锣,立时有三个百夫队围了上来。其余军营却是寂无声息,绝不惊慌。

周伯通夺了两枝长矛,当先开路,黄药师和一灯各持一盾,倒退反走,反抗追兵,四个女子居中,向前急闯。幸亏身处蒙古营中,敌兵生怕伤了自己人马,不敢放箭,少了一件最厉害的武器。否则若在空旷之地,万箭齐发,周伯通、黄药师等便有三头六臂,又怎能反抗得了。七人边战边进,敌兵却愈聚愈多,数十杖长矛围着七人攒刺。周伯通、黄药师等掌风随处,敌兵矛断戟折、死伤枕藉。但蒙古兵剽悍力战,复又恃众,竟不稍却。

周伯通笑道:“黄老邪,咱们三条老命,瞧来今日要就义在这里了,只是你怎生想个法儿,把这四个小女娃儿救了出去。”瑛姑呸了一声道:“说话不三不四,我老太婆也算小女娃儿么?要死就死在一起,咱们只救这三个小娃儿便了。”

黄蓉悄悄心惊:“老顽童素来天不怕地不怕,从不说半句泄气之言,今日陷入重围,竟想到要就义老命,看来情形真有点不妙!”眼见四下里敌军蜂聚蚁集,除了舍命苦战,一时也想不出别样盘算。

再冲了数重军营,黄蓉望见左首立着两座玄色大营帐,她曾随成吉思汗西征,知是积贮辎重粮食之处,从敌兵手中抢过一个火炬,直扑辎重营。蒙古兵发喊赶来。黄蓉奔得迅捷,头一低,已钻入营中,高举火炬,见物便烧,顷刻之间,在两个辎重营中连点了七八个火头,这才冲出,又和周伯通等汇合。

辎重营中堆的不少是易燃之物,火头一起,立时噼噼啪啪的烧将起来。周伯通瞧得有趣,抛下长矛,抢了两根火炬,随处便去焚烧,他更在无意之中烧到了一座马厩,登时战马飞跃,喧哗嘶鸣,这么一来,蒙古大营终于乱了。

郭靖在城中听得北门外敌军扰攘,奔上城头,只见几个火头从蒙古营中冲天而起,知道有人在敌营捣乱,忙点起二千人马,命武敦儒、武修文兄弟杀出城去接应。

二武冲出里许,火光中望见黄药师扶着陆无双、一灯扶着周伯通,七小我私家骑了五匹马急冲而至。二武却不上前厮杀,领着人马布开阵势,射住阵脚,阻住追来的敌军。这才下令后队变前队,掩护着黄蓉等人,徐徐退入城中。

郭靖站在城头相候,见是岳父、爱妻和一灯大师、周伯通等到了,心中大喜,忙开城相迎。只见陆无双腰间中枪,周伯通背上中了三箭,须眉头发,被火烧得干清洁净,两人受伤甚是不轻。程英、瑛姑也均受箭伤,只是所伤不在要害。一灯和黄药师均深通医道,看了周、陆二人的伤势后,都是愁云满面,片晌说不出话来。

周伯通笑道:“段皇爷,你们不用发愁,老顽童心血来潮,知道自己决计死不了。你们多花点精神,好好医治陆无双小娃儿是正经。”他一直和黄药师嬉皮笑脸,对一灯大师却甚是敬重,不光敬重,简直很有些畏惧。一灯出家已久,他却仍称之为“段皇爷”。黄药师和一灯见他强忍痛楚,言笑自若,稍觉放心。但陆无双却昏厥不醒。

越日天甫黎明,便听得城外鼓角雷鸣,蒙古雄师来攻。襄阳城宽慰使吕文德和守城上将督率戎马,守御四门。郭靖与黄蓉登城望去,只见蒙古兵漫山遍野,不见止境。蒙古雄师曾数次围攻襄阳,但军容之盛,军力之强,却以这次为最。幸好郭靖久在蒙古军中,熟知蒙古兵攻城的诸般方略,早已有备,岂论敌军如何用弓箭、用火器、用垒石、用云梯攻城,守城的宋兵居高临下,一一破解。直战到日落西山,蒙古军已折了二千人马,但兀自前仆后继,奋勇抢攻。

襄阳城中除了精兵数万,尚有数十万黎民,人人知道此城一破,无人得以幸存,因此丁壮之夫虽然奋起执戈守城,即是妇孺老弱,也是担土递石,共抗强敌。一时城内城外杀声震天动地,空中羽箭往复,有似飞蝗。

郭靖手执长剑,在城头督师,黄蓉站在他的身旁,眼见半爿天充满红霞,景致漂亮无伦,城下敌军飞骑疾驰,狰狞的面目隐隐可见。再看郭靖时见他挺立城头,英风飒飒,心中禁不住充满了说不尽的恋慕眷恋之意他伉俪相爱,久而弥笃,今日强敌压境,是否能再度将之击退,谁都难以逆料。黄蓉心想:“我和靖哥哥做了三十年伉俪,泰半生心血都花在这襄阳城上。咱俩共抗强敌,即是两人一齐血溅城头,这一生也真是不枉了。”一瞥眼,见郭靖左须上又多了几茎鹤发,不禁微生痛惜之心:“敌兵猛攻一次,靖哥哥便多了几十根鹤发。”

忽听到城下蒙古兵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呼声自远而近,如潮水涌至,到厥后十余万人齐声高呼,真如同天崩地裂一般。但见一根九旄大纛高高举起,铁骑拥卫下青伞黄盖,一彪人马锵锵驰近,正是大汗蒙哥临阵督战。

蒙古官兵见大汗亲至,士气大振。只见红旗招动,城下队伍分向左右,两个万人队冲上来急攻北门。这是大汗的扈驾亲兵,最是神锐之师,又是迄今从未出动过的生力军,人人要在大汗眼前建设功勋,数百架云梯纷纷竖立,蒙古兵将便如蚂蚁般爬向城头。

郭靖攘臂大叫:“兄弟们,今日叫鞑子大汗亲眼瞧瞧咱们大宋好男儿的身手!”他这一声呼喝中气充沛,万众呐喊喧嚷之中,仍是人人听得清楚。城头上宋兵战了一日,已然疲累不堪,忽听得郭靖这么呼叫,登时精神大振,均想:“鞑子侮辱得咱们久了,这时须教他们大汗知道咱们的厉害!”当下各人着力死战。

但见蒙古兵的尸体在城下徐徐堆高,后续队伍仍如怒涛狂涌,蹂躏着尸体攻城。大汗左右的传令官骑着快马疾驰往复,调兵向前。暮色渺茫之中,城内城外点起了万千火炬,照耀得如同白昼。

宽慰使吕文德瞧着这等声势,眼见守御不住,心中大怯,面如土色的奔到郭靖的身前,叫道:“郭……郭大侠,守不住啦,咱……咱们出城南退罢!”郭靖厉声道:“宽慰使何出此言?襄阳在,咱们人在,襄阳亡,咱们人亡!”

黄蓉眼见事急,吕文德退兵之令只要一说出口,军心动摇,襄阳立破,提剑上前,喝道:“你要是再说一声弃城退兵,我先在你身上刺三个透明窟窿!”吕文德左右的亲兵上前拦阻,黄蓉横腿扫去,四名亲兵一齐摔跌开去。

郭靖喝道:“大伙儿上城抗敌,再不死战,还算是甚么男儿汉?”众亲兵素来敬重郭靖,见他神威凛凛的这么呼喝,齐声应是,各挺兵刃,奔到城墙边抗敌。上将王坚纵声叫道:“咱们拼命死守,鞑子兵支持不住了!”

猛听得蒙古的传令官大叫:“众官兵听着:大汗有旨,那一个最先攻登城墙,便封他为襄阳城的城主。”蒙古兵高声欢呼,军中枭将悍卒个个掉臂性命的扑将上来。传令官手执红旗,往返传旨。郭靖挽起铁胎弓,搭上狼牙箭,飕的一声,长箭冲烟破尘,疾飞而去。那传令官当胸中箭,登时倒撞下马。蒙古官兵一声喊,士气稍挫。过不多时,又有一队生力军万人队开抵城下。

耶律齐手执长枪,奔到郭靖身前,说道:“岳父岳母,鞑子猛攻不退,小婿开城出去冲杀一阵。”郭靖道:“好!你领四千人出城,可要小心了。”耶律齐翻身下城。不久战鼓雷鸣,城门开处,耶律齐领了一千名丐帮门生、三千名官兵,一般的标枪盾牌,冲了出去。

北门外蒙古兵攻城正急,突见宋军杀出,翻身便走。耶律齐挥军遇上。突然蒙古军中三声炮响,左右两个万人队包抄上来将耶律齐所领的四千人围在垓心。

那三千官兵训练有素,武艺精熟,骁勇善斗,又有一千名丐帮门生作为主干,虽然被围,却是丝绝不惧。郭靖、黄蓉、吕文德、王坚四人从城头上望将下去,但见宋军阵势不乱,以一当十,高呼酣战,黑漆黑刀光映着火炬,有如千万条银蛇闪动,真乃好一场大战!

蒙古兵势众,两个万人队围住了耶律齐的四千精兵,另一个万人队又架起云梯攻城。

郭靖见耶律齐一队人被拦在城外,蒙古援兵调遣未便,传令下去,命武氏兄弟挥兵铺开缺口,任由蒙古兵爬上城头。城下千千万万蒙古兵将见城破,大叫:“万岁!万岁!”

吕文德脸如土色,吓得全身如筛糠般抖个不住,只叫:“郭大侠,这……这便……便如何是好?咱们这……这应当……”

郭靖不语,眼见蒙古兵已有五千余人爬上城头,举起黑旗一招,蓦然里金鼓齐鸣,朱子柳与武三通各率一队精兵,从匿伏处杀将出来,立时填住了缺口,不令蒙古兵再行攻上,城头的五千余人陷入了困绕圈之中。

这时城外宋军被围,城头蒙古军被围,工具南三门也是攻拒恶斗,十分惨烈,喊声一阵响似一阵。

蒙古大汗立马于小丘之上,亲自督战,身旁两百多面大皮鼓打得咚咚声响,震耳欲聋,甚么说话的声音都给淹没了。但见千夫长、百夫长一个个或死或伤,血染铁甲,从阵前抬了下来。大汗蒙哥身经百战,当年随拔都西征,曾杀得欧洲诸国联军望风披靡,直攻至多瑙河畔,维也纳城下,现在见了这一番厮杀,也禁不住悄悄心惊:“往常都说南蛮懦弱无用,实在丝绝不弱于我们蒙古精兵呢!”

其时夜已三更,皓月当空,明星闪烁,照临下土,天上云淡风轻,一片平和,地面上却是十余万人在舍死忘生的恶战。

这一场大战自清晨直杀到深夜,双方死伤均极惨重,兀自胜败不决。宋军占了地利,蒙古军却仗着人多。

又战良久,忽听得前军一声呐喊,一队宋军急驰而至,直冲向小丘。大汗的护驾亲兵纷纷放箭阻挡。蒙哥居高临下,放眼望去,只见一名宋军将军手执双矛,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在战阵中左冲右突,威不行挡,羽箭如雨点般向他射去,都被他一一拨开。蒙哥左手一挥,鼓声立止,转头问左右道:“此人如此勇猛,可知道他是谁么?”左首一个鹤发将军道:“启禀陛下,这人就是郭靖。当年成吉思汗封他为金刀驸马,远征西域,立功不小。”蒙哥失声道:“啊,原来是他!将军神勇,名不虚传!”

蒙哥左右统率亲兵的众将听得大汗夸奖敌人,都是心中忿忿。四名将军齐声呼喝,手挺兵刃冲了上去。

郭靖见这四人身高马大,两个带着万夫长的白色头饰,两个带着千夫长的红色头饰,喊声如雷,纵马奔近身来,连忙拍马迎上,长矛一起,“啪”的一声,将一名千夫长手中的大刀刀杆震断,随着一矛透胸而入。两名万夫长双枪齐至,压住郭靖矛头。一名千夫长的蛇矛刺向郭靖小腹。四人使的都是长兵刃,急切中转不外来,郭靖长矛撒手,身子右斜,避过那千夫长的一矛,随着双腕翻转,抓住两名万夫长的铁枪枪头,大喝一声,宛如在半空中起个霹雳,振臂回夺。那两名万夫长虽是蒙古军中有名的武士,但怎禁得郭靖的神力?登时手臂酸麻,两柄铁枪脱手。郭靖不及倒转枪头,就势送去,当当两声,两柄铁枪的枪杆撞在两人胸口,两名万夫长都披了护胸铁甲,枪杆刺不入身,但给郭靖内力一震,立时狂喷鲜血,倒撞下马。

那千夫长甚是悍勇,虽见同伴三人丧命,仍是挺矛来刺,郭靖横过左手铁枪离隔他蛇矛,右手铁枪砰的一声,重重击在他的头盔之上,只打得他脑盖碎裂。

众亲兵见郭靖在刹那之间连毙四名勇将,无不胆怯,虽在大汗驾前,亦不敢上前与之争锋,只是不住的放箭。郭靖纵马欲待抢上小丘,但数百枝长矛密密层层的排在大汗身前,连抢数次,都是不能近身,突然间胯下坐骑一声嘶鸣,前腿软倒,竟是胸口中了两箭。众蒙古亲兵高声欢呼,拥了上来。

人丛中只见郭靖纵跃而起,挺枪刺死了一名百夫长,跳上了他的坐骑,枪挑掌劈,霎时间打死了十多名蒙古官兵。

蒙哥见他横冲直撞,当者披靡,在百万军中往返冲杀,蒙古官兵虽多,竟是怎样他不得,禁不住皱起眉头,传令道:“有谁杀得郭靖,立赏黄金万两,官升三级!”重赏之下,众官兵蜂拥向前。

郭靖见情势危急,又冲不到大汗跟前,挥枪打开身旁几名敌兵,弯弓搭箭,疾向蒙哥射去。这一箭去势好不劲急,犹如奔雷闪电,直扑蒙哥。护驾的亲兵大惊,两名百夫长闪身挡在大汗眼前,噗的一声长箭穿过第一名百夫长,但去势未衰,又射入第二名百夫长前胸,将两人钉成了一串,在蒙哥身前直立不倒。

蒙哥见了这等势头,禁不住脸上变色。众亲兵拥卫大汗,退下了小丘。

便在此时,蒙古中军发喊,一支宋军冲了过来,当先一人舞着两柄铁桨,狂砸猛打,却是泗水渔隐。原来黄蓉见丈夫陷阵,放心不下,命泗水渔隐领了二千人冲进接应。蒙古兵见大汗退后,阵势稍乱。

黄蓉在城头看得明确,下令道:“各人发喊,说蒙古大汗死了!”众军欢呼叫唤:“蒙古大汗死了,蒙古大汗死了!”襄阳军民连年与蒙古兵相斗,智慧的都学说了几句蒙古话,这时便有人用蒙古话叫了起来。

蒙古官兵听得喊声,都转头而望,只见大汗的大纛正自倒退,大纛四周纷纭扰攘,杂乱中那能分真假,只道大汗真的陨命,登时军心大乱,士无斗志,纷纷退却。

黄蓉下令追杀,大开北门。三万精兵冲了出来。耶律齐率领的四千人已损折了半数,余下的乘势追敌。蒙古官兵久经战阵,虽败不溃,精兵殿后,徐徐向北退却,宋兵倒也不能迫近。只是攻入襄阳的五千蒙古精锐之师却无一活命。

待得四门蒙古兵退尽,天色已然大明。这一场大战足足斗了十二个时辰,四野里黄沙浸血,死尸山积。断枪折戈、死马破旗,绵延十余里之遥。

这一仗蒙古兵损折了四万余,襄阳守军也死伤二万二三千人,自蒙古兴兵南侵以来,以此仗最为惨烈。

襄阳守军虽然杀退了敌兵,但襄阳城中随处都闻哀声,母哭其子,妻哭其夫。

郭靖、黄蓉不及解甲休息,巡视四门,慰抚将士,再去看视周伯通和陆无双的伤势时,见两人都已好转。周伯通耐不住卧床休息,早已在庭园中溜来溜去。郭靖、黄蓉相视一笑,这才回府就寝。

越日清晨,郭靖正在宽慰使府中与吕文德及上将王坚商议军情,忽有小校相报,说道探得一个蒙古万人队正向北门而来。吕文德惊道:“怎……怎么刚刚去,又来了?这……可不成话啊!”

郭靖拍案而起,登城了望。只见敌兵的万人队在离城数里之地列开阵势,却不进攻。过不多时,千余个工匠负石竖木,筑成了一个十余丈高的高台。

这时黄药师、黄蓉、一灯、朱子柳等都已在城头观敌,见蒙古兵突然构筑高台,均感不解。朱子柳道:“鞑子建此高台,若是要窥探城中军情,不应离城如此之远,况且我军只须射以火箭,立时焚毁,又有何用?”黄蓉皱眉沉思,一时也想不透敌军的用意。高台甫立,又见数百蒙古军牵了骡马,运来大批柴草,堆在台周,却似要将此台焚毁一般。众人更觉希奇。朱子柳道:“岂非敌军攻城不下,于是要筑坛祭天么?又或许是甚么厌胜祈禳的妖法。”郭靖道:“我久在蒙古军中,从未见过他们做过这般怪事。”

说话之间,又望见千余名士兵舞动长锹铁铲,在高台四周挖了一条又深又阔的壕沟,挖出来的土壤便堆在壕沟以外,成为一堵土墙。黄药师怒道:“襄阳城是三国时诸葛亮的故宅,鞑子无礼,在这位大贤门前玩弄玄虚,岂不是欺大宋无人么?”

只听得军号吹动,鼙鼓声中,一个万人队开了上来,列在高台左侧,随着又是一个万人行列在右侧。阵势布定,又有一个万人队布在台前,连同先前的万人队,一共是四个万人队围住了高台。这个大阵绵延数里,盾牌手、长矛手、斩马手、强弩手、折冲手,一层一层的,将那高台围得铁桶相似。

猛听得一阵号响,鼓声止歇,数万人鸦雀无声,远处两乘马驰到台下。马上搭客翻身下鞍,携手上了高台,只因隔得远了,两人的面目瞧不清楚,依稀可见似是一男一女。

众人正惊惶间,黄蓉突然惊呼一声,往后便倒,竟是晕了已往。众人急遽救醒,齐问:“怎么?甚么事?”黄蓉脸色苍白,颤声道:“是襄儿,是襄儿。”众人吃了一惊,面面相觑。朱子柳道:“郭夫人,你瞧明确了么?”黄蓉道:“我虽瞧不清她面目,但依情理推断,决计是她。鞑子攻城不成,竟然使出奸计,真是……真是无耻鄙俚已极。”黄药师和朱子柳经她一说,登时省悟,满脸愤激之色。郭靖却兀自未解,问道:“襄儿怎地会到这高台上去?鞑子使甚么奸计了?”

黄蓉挺直身子,昂然道:“靖哥哥,襄儿不幸落入了鞑子的手里,他们建此高台,台下堆了柴草,却将襄儿置在台上,那是要逼你投降。你若不降,他们便举火烧台,叫咱们匹俦俩心痛断肠,神智昏乱,不能专心守城。”

郭靖又惊又怒,问道:“襄儿怎会落入鞑子手里?”黄蓉道:“连日军务紧迫,我怕你分心,没说此事。”于是将郭襄如何在绝情谷中被金轮法王掳去之事说了郭靖一听杨过在谷底失去踪迹,连连追问端详,待听黄蓉说完,皱眉道:“蓉儿,这可是你的差池了,过儿生死未明,你怎能便舍他而去?”郭靖一向敬重爱妻,从未在旁人之前对他有丝毫失礼,这两句责备之言说得甚重,禁不住黄蓉满脸通红。

一灯道:“郭夫人深入寒潭,冻得死去活来,查明杨过确系不在谷底,又况且小女人落入奸人之手,大伙儿都主张追赶,须怪郭夫人不得。”一灯既如此说,郭靖自不敢再说甚么,只恨恨的道:“郭襄这小娃儿成日肇事,倘若过儿有甚么好歹,咱们心中何安?让她给蒙古兵烧死了清洁。”

黄蓉一言不发,转身下城。众人正商议如何营救郭襄,忽见城门开处,一骑向北冲出,马上乘者正是黄蓉。众人一见,无不大惊。郭靖、黄药师、一灯、朱子柳等纷纷上马追出。

一行人奔向高台,在敌人强弓射不到的处勒马站定。只见一个妙龄少女被绑在一根木桩上,却不是郭襄是谁?

郭靖虽恼她时常惹事,但父女体贴,如何不急?高声叫道:“襄儿,你别急,爹爹妈妈都来救你啦!”他内力充沛,话声清清楚楚的送上高台。郭襄早已给太阳晒得昏昏沉沉,忽听得父亲声音,喜叫:“爹爹,妈妈!”

金轮法王哈哈大笑,朗声说道:“郭大侠,你要我释放令爱,半点不难,只瞧你有没有这个胆子节气?”郭靖向来沉稳厚重,越处危境,越是宁定,听法王这般说竟不动怒,说道:“法王有何难题,便请示下。”法王道:“你若有做怙恃的慈祥之心,便马上来束手受缚,一个换一个,我立时便放了令爱。”他素知郭靖深明大义,决不愿为了女儿而就义襄阳满城黎民,是以出言相激,盼他自逞刚勇,入了圈套。但郭靖怎能上他这个当,说道:“鞑子若非惧我,何须跟我小女儿为难?鞑子既然惧我,郭靖有为之身,岂肯轻易就死?”

法王冷笑道:“人道郭大侠武功卓绝,骁勇无伦,却原来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他这激将之计若是用在旁人身上,或许能收效,但郭靖身系合城安危,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剖析。

这几句话却恼了武三通和泗水渔隐,两人一挥铁锤,一舞双桨纵马向前冲去。蒙古数千名射手挽弓搭箭,指住二人,只待奔近,便要射得他们便似刺猬一般。一灯大师见情势不妙,飞身下马,三个升沉,已拦在两个徒弟的马前,大袖一甩,阻住马匹的去路,喝道:“回去!”武三通和泗水渔隐本是逞着一股血气之勇,心中如何不知这一去有死无生,眼见师父阻拦,便勒马而回。蒙古官兵见这高龄僧人追及奔马,禁不住暴雷也似喝彩。

法王说道:“郭大侠,令爱智慧伶俐,老衲原来很喜欢她,颇有意收之为徒,传以衣钵。但大汗有旨,你若不归降,便将她火焚于高台之上。别说你心痛爱女,老衲也觉惋惜,还请三思。”

郭靖哼了一哼,眼见四十名军士手执火炬站在台下柴草堆旁,只待法王一声令下,便即焚烧。四个万人队将这高台守得如此严密,血肉之躯如何冲得已往?况且纵然冲近了,火发台焚,又怎能救得出女儿下来?

他久在蒙古军中,知道蒙古用兵素来残忍,略地屠城,一日之间可惨杀妇孺十数万人,若将郭襄烧死真如踩死一只蚂蚁一般。抬起头来,遥望女儿容色憔悴,不禁心中大是痛惜,当下叫道:“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行畏惧。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当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明确了么?”郭襄含泪颔首,高声叫道:“爹爹妈妈,女儿不怕!”

郭靖道:“这才是我的好女儿!”解下腰间铁胎硬弓,搭上长箭,飕飕飕连珠三箭,高台上三名手执火炬的蒙古兵应声倒地,三枝长箭都是透胸而过。郭靖射术学自蒙古神箭将军哲别,再加数十年功力修为,他所站之处敌军箭射不到,他却能以强弩毙敌。众蒙古兵齐声发喊,高举盾牌护身。郭靖道:“走罢!”勒转马头,与黄蓉等回到城中。

一行人站上城头。黄蓉呆呆望着高台,心乱如麻。

一灯道:“鞑子治军严整,要救襄儿,须得先设法冲乱高台周围的四个万人队。”黄药师道:“正是。”凝思片晌,说道:“咱们用二十八宿大阵,跟鞑子斗上一斗。”黄蓉低头道:“即是斗胜了,鞑子举火烧台,那便怎么处?”郭靖昂然道:“咱们奋力杀敌,襄儿生死,付诸天命。岳父,请问那二十八宿大阵怎生摆法?”

黄药师笑道:“这阵法变化繁复,当年我瞧了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阵后,潜心苦思,参以昔人阵法,创下这二十八宿阵来,有心要与全真教的羽士们较个高下。”一灯道:“黄老邪五行奇门之术天下独步,这二十八宿大阵想来必是很妙的。”黄药师道:“我这阵法的本意只用于武林中数十人的打架,并没想到用于千军万马的战阵。然略加变化,似乎倒也适用,只惋惜眼前少了一人双雕。”一灯道:“愿闻其详。”

黄药师道:“双雕若不给那奸僧害死,咱们阵法发动,双雕便可飞临高台,抢救襄儿下来,目下却无善策。这二十八宿大阵乃依五行生克变化,由五位能手主持。咱们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有人了,但老顽童身受重伤,少了西方一人。倘若杨过在此,此人武功不在当年欧阳锋之下,现在却到那里找他去?这西方的主将,倒是大费犹豫。”

郭靖眼光掠过高台,向北方云天相接处遥遥望去,一颗心早已飞到了绝情谷中,

喃喃的道:“过儿是生是死,认真教人好生牵挂。”

当日杨过心伤肠断,知道再也不能和小龙女相会,于是纵身跃入谷底,只道定然赴汤蹈火,以后一了百了。不意下坠良久,突然扑通一响,竟是摔下了一个水潭之中。他从数百丈高处跃将下来,冲力何等猛烈,笔直的坠将下去,也不知沉入水中多深,突然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一个水洞。待要凝思再看,水深处浮力奇强,立时身不由主的被浮力托了上来,便在此时,郭襄随着跌入了潭中。

其时的奇事一件接着一件,杨过不及细想,待郭襄浮上水面,连忙伸手将她救到潭旁的岸上,问道:“小妹子,你怎么跌到了这里?”郭襄道:“我见你跳下来,便随着来了。”杨过摇头道:“厮闹,厮闹!你岂非不怕死么?”郭襄微笑道:“你不怕死,我也不怕死。”杨过心中一动:“岂非她小小年岁,竟也对我如此情深?”想到此处,禁不住双手微微哆嗦。

郭襄从怀中取出最后一枚金针,说道:“年迈哥,当日你给了我三枚金针,曾说过凭着每一枚金针,我可相求一事,你无不允。今日我来求恳:岂论杨大嫂是否能和你相会,你千万不行自寻短见。”说着便将金针放入他手中。

杨过眼望手中的金针,颤声道:“你从襄阳到这里来,即是为我求这件事么?”郭襄心中欢喜,说道:“不错。大丈夫言而有信,你允许过我的事,可不许赖。”

杨过叹了一口长气,一小我私家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经由一转,岂论死志如何坚决,万万不会再度求死,他上下审察郭襄,只见她全身湿透,冷得牙关轻击,却是满脸喜色,于是拾了些枯枝,待要生火,但两人身边的火摺火绒都已浸湿了不能使用,只得道:“小妹子,你先练两遍内功,省得冷气入体,日后生病。”郭襄兀自不放心,问道:“你已答允了我,不再自尽了?”杨过道:“我答允了!”郭襄大喜,说道:“咱两个一起练。”

两人并肩坐下,调息运气。杨过自幼在寒玉床上习练内功,这一些冷气自不在心上,伸手抚住郭襄背脊上的“神堂穴”,一股阳和之气徐徐送入她体内。过不多时,郭襄只觉周身百脉,无不畅暖。

待郭襄内息在周天搬运数转,杨过这才问起她如何到绝情谷来。郭襄说了。杨过怒道:“这法王如此可恶,咱们觅路上去,待你年迈哥揍他个半死。”说话未了,突然空中坠下一头大雕,在潭中载沉载浮,受伤甚重。郭襄惊道:“是咱家的雕儿。”随着雌雕飞下将雄雕负上,第二次飞下时,杨过将郭襄扶上雕背。他只道那雕儿定会再来接自己上去,岂知待了良久,竟是毫没声息,他那里知道雌雕已殉情而死。

杨过待雕不至,连忙寓目潭边情景一瞥之间,只见大树上排列着数十个蜂巢。这些蜂巢比寻常的为大,而在巢畔飞来舞去的,正是昔年小龙女在古堡中驯养出来的异种玉蜂。杨过一见,禁不住“啊”的一声惊呼出来,双足钉在地下,移动不得,过了片晌,这才走近巢旁察看,只见蜂巢之旁糊有土壤,实是人工所为,依稀是小龙女的手迹。

他定了定神,心想:“岂非当年龙儿跃下此谷,便在此处栖身?”绕着寒潭而行,察看一遍,但见四下削壁环列,宛似身处一口大井之底,常言道:“坐井观天”,但坐在此处,望上去尽是白云浓雾,又怎得见天日?

杨过折下几根树干,敲打四周山壁,全无异状,但凝思察看,发见有几棵大树的树皮曾为人剥去,有些花卉畔的石块排列整齐,实非天然,霎时之间,忽喜忽忧,一颗心怦怦的跳个不住,这时已料得定小龙女定在此住过,只是悠悠十六年,到今日是否玉人无恙,有谁能说?杨过素来不信鬼神,但情急之下,终于跪了下来,喃喃祝祷:“老天啊老天,你终须保佑我再见龙儿一面。”

祷祝一会,寻觅一会,终是不见眉目。杨过坐在树下,支颐沉思:“倘若龙儿死了,也当会在此处留下骸骨,除非是骨沉潭底。”记得先前沉入潭时曾见到大片灼烁,甚非寻常,其中当有蹊跷,想到此处,一跃而起。

他高声说道:“好歹也要寻个水落石出,不见她的尸骨,此心不死。”于是纵身入潭,直往深处潜去,那潭底越深越寒,潜了一会,四周蓝森森的都是玄冰。杨过虽不畏寒,但深处浮力太强,用力冲了数次,也不外再潜下数丈,始终无法到底。此时气息渐促,于是回上而下,抱了一块大石,再跃入潭中。

这一次却急沉而下,猛地里眼前一亮,他心念一动,忙向灼烁处游去,只觉一股急流卷着他的身子冲了已往,灼烁处果真是一洞。他抛下大石,手脚齐划,那洞内却是一道斜斜向上的冰窖。他顺势而上,过不多时,“波”的一响,冲出了水面,只觉阳光耀眼,花香扑鼻,竟是别有天地,他不即爬起,游目四顾,只见繁花青草,便如同一个极大的花园,然花影不动,幽谷无人。他又惊又喜,纵身出水,见十余丈外有几间茅屋。

他提气疾奔,但只奔出三四步,立时收住脚步,一步步逐步挨去,只想:“倘若在这茅屋中仍是探问不到,那便怎么处?”走得越近,脚步越慢,心底深处,实是怕这最后的指望也终归泡影,最后走到离茅屋丈许之地,侧耳倾听,四下里静悄悄的,绝无人声鸟语,惟有玉蜂的嗡嗡微响。

待了一会,终于兴起勇气,颤声道:“杨某造次拜谒,请予赐见。”说了两声,屋中无人回覆。伸手轻轻一推板门,那门“呀”的一声开了。

举步入内,一瞥眼间,禁不住全身一震,只见屋中陈设简陋,但清洁异常,堂上只一桌一几,此外便无别物,桌几放置的方位他却熟悉之极,竟与古墓石室中的桌椅一模一样。他也不加思量,自然而然的向右侧转去,果真是间小室,过了小室,是间较大的房间。房中床榻桌椅,全与古墓中杨过的卧室相同,只是古墓中用具多数石制,此处的却由粗木搭成。

但见室右有榻,是他幼时练功的寒玉床;室中凌空拉着一条长绳,是他练轻功时睡卧所用;窗前小小一几,是他读数写字之处。室左立着一个粗拙木橱,拉开橱门,只见橱中放着几件树皮结成的儿童衣衫,正是从前在古墓时小龙女为自己所缝制的容貌。他自进室中,抚摸床几,早已泪珠盈眶,这时再也忍耐不住,眼泪扑簌簌的滚下衣衫。

忽以为一只柔软的手轻轻抚着他的头发,柔声问道:“过儿,甚么事不痛快了?”这声调语气,抚他头发的容貌,便和从前小龙女慰藉他一般。杨过霍地回过身来,只见身前盈盈站着一个白衫女子,雪肤依然,花貌如昨,正是十六年来他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小龙女。

两人呆立片晌,“啊”的一声轻呼,搂抱在一起。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是耶非耶?是真是幻?

过了良久,杨过才道:“龙儿,你容貌一点也没有变,我却老了。”小龙女端目注视,说道:“不是老了,而是我的过儿长大了。”

小龙女年长于杨过数岁,但她自幼居于古墓,追随师父修习内功,屏绝思虑欲念。杨过却饱经忧患,大悲大乐,因此到二人完婚之时,已似年貌相若。

那古墓派玉女功养生修炼,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小龙女自幼修为,无喜无乐,无思无虑,功力之纯,即是师祖林朝英亦有所不及。但厥后杨过一到古墓,两人相处日久,情愫暗生,这少语少事、少喜少愁的规条便徐徐无法信守了。婚后划分一十六年,杨过风尘飘泊,闯荡江湖,忧心忡忡,两鬓星星;小龙女却幽居深谷,虽终难免相思之苦,但究竟二十年的功力非同小可,过得数年之后,重行修炼那“十二少”要诀,徐徐的少思少念,少欲少事,独居谷底,却也不觉寥寂难遣,因之两人久别重逢,反显得杨过年岁比她为大了。

小龙女十六年没说话,这时说起话来,竟然口齿不灵。两人索性便不说话,只是相对微笑。杨过到厥后热血如沸,拉着小龙女的手,奔到屋外,说道:“龙儿,我好快活。”蓦然跃起,跳到一棵大树之上,连翻了七八个筋斗。

这一下喜极忘形的连翻筋斗,乃杨过幼时在终南山和小龙女共居时的顽童作为,十年来他对此事从来没想过,那推测今日人到中年,突然又来这么露了一手。只是他轻功精湛,身子在半空中娇夭腾挪,自然而然显出了上乘轻功。小龙女纵声大笑,甚么“少语、少笑、少喜、少乐”的禁条,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小龙女从身边取脱手帕,原来在终南山之时,杨过翻罢筋斗,笑嘻嘻的走到她身旁,小龙女总是特长帕给他抹去额上的汗水,这时见他走近,脸不红,气不喘,那里有甚么汗水?但她照旧特长帕替他在额头抹了几下。

杨过接过手帕,见是用树皮的经络织成,甚为粗拙,想像她这些年来在这谷底的凄凉,不禁心酸难言,轻轻抚着她头发,说道:“龙儿,也真难为你在这里捱了一十六年。”

小龙女幽幽叹了口吻,说道:“倘若我不是从小在古墓中长大,这一十六年定然捱不下来。”

两人并肩坐在石上互诉别来情事。杨过不住口的问这问那。小龙女讲了一会话,言语徐徐灵便,才逐步将这一十六年中的变故说了出来。

那日杨过将半枚绝情丹抛入谷底,小龙女知他为了自己中毒难治,不愿独生。当晚她思前想后,惟有自己先死,绝了他的念头,才得有望解他体内情花之毒。但倘若自己露了自尽的痕迹,只有更促他早死,思量了半夜,于是用剑尖在断崖前刻下了那几行字,居心定了一十六年之约,这才纵身跃入深谷,其时她想,如果杨过天幸保得性命,隔了长长的十六年后,纵然对自己相思不减,想来也不致再图殉情。

她说到这里,杨过叹道:“你为甚么想到一十六年?倘若你定的是八年之约,咱们岂不是能早见八年?”小龙女道:“我知你对我深情,短短八年时光,决计冲淡不了你那猛火一般的性子。唉,那想到虽隔一十六年,你照旧跳了下来。”杨过笑道:“可知一小我私家照旧深情的好。如果我想念你的心淡了,只不外在断肠崖前大哭一场,就此别去,那么咱俩终生不能再见了。”小龙女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两人出死入生,履历如此剧变后,终能相聚,这时坐在石上相偎相依,心中都是深深谢谢苍天眷顾。

两人默然良久。杨过又问:“你跃入这水潭之中,便又怎样?”小龙女道:“我昏昏厥迷的跌进水潭,浮起来时给水流冲进冰窖,通到了这里,自此便在此处过活。这里并无禽鸟野兽,但潭中水产富厚,谷底水果食之不尽,只是没有布帛,只能剥树皮做衣衫了。”

杨过道:“那时你中了冰魄银针,剧毒侵入经脉,世上无药可治,却如何在这股底居然好了?”他注视小龙女,虽见她容颜雪白,殊无血色,但当年中毒后眉间眼下地那层隐隐黑气却早已褪尽。

小龙女道:“我在此处住了数日后,毒气发作,全身火烧,头痛欲裂,认真支持不住,想起在古墓中洞房花烛之夕,你教我坐在寒玉床上逆运经脉,虽然不能驱毒,却可稍减烦恶凄凉。这里潭底结着万年玄冰,亦有透骨之寒,于是我潜回冰窖,在那里呆了一会,竟然颇有效验。以后时常回到坠下来的水潭之旁,向上仰望,总盼能获得一点你的讯息。有一日忽见谷顶云雾之中飞下几只玉蜂,那自是老顽童携到绝情谷中来玩弄而留下的。我宛如见到挚友,连忙构筑蜂巢,招之安居,厥后玉蜂越来越多。我服食蜂蜜,再加上潭中的白鱼,以为痛楚稍减,想不到这玉蜂蜂蜜混以寒潭白鱼,正是驱毒的良剂,如是恒久服食,体内毒发的次数也徐徐加长。初时逐日发作一两次,到厥后数日一次,进而数月一发,最近五六年来居然一次也没再发,想是已经好了。”

杨过大喜,道:“可见盛情者必有好报,当年你若不是把玉蜂赠给老顽童,他不能带到绝情谷来,你的病也治欠好。”小龙女又道:“我身子大好后,很想念你,但深谷高逾百丈,四周都是光秃秃的石壁,怎能上得?于是我用花树上的细刺,在玉蜂翅上刺下‘我在绝情谷底’六字,盼愿玉蜂飞上之后,能为人发见。数年来我先后刺了数千只玉蜂,但始终没有回音带转,我一年气馁一年,看来这一生终是不是能再见你一面了。”

杨过拍腿大悔,道:“我忒也粗心。每次来绝情谷,总是见到玉蜂,却从来没捉一只来瞧瞧,否则你也可以少受几年凄凉了。”小龙女笑道:“这原是我无法可施之际想出来的下策。实在,谁又能想到这小小蜜蜂身上刺得有字?这字细于蝇头便有一百只玉蜂在你眼前飞过,你也看不到它翅上有字。我只盼愿,甚么时候一只玉蜂撞入了蛛网,天可怜见给你看到了,你念着咱俩的恩义,定会伸手救它出来,那时你才会见到它翅上的细字。”她却不知蜂翅上的细字被周伯通发见,而给黄蓉隐约猜到了其中寄义。

两人说了半天话,小龙女回进屋去烧了一大盆鱼,佐以水果蜂蜜。潭水严寒,所产白鱼躯体甚小,却是味美多脂。杨过吃了一个饱,只觉腹中暖哄哄的甚是舒服,这才述说一十六年来的诸般履历。他纵横江湖,威慑群豪,遭际自比独居深谷的小龙女繁复千百倍,但小龙女素来不体贴世务,只求见到杨过便万事已足,纵是最惊心动魄的奇遇,她听着也只淡淡一笑,犹如东风过耳,终不萦怀。倒是杨过絮絮问她如何捉鱼摘果,如何造屋织布,对每一件小事都是兴味盎然,重新至尾问个明确,似乎这小小的谷底,反而大于五湖四海一般。

两人长谈了一夜直到天明,这才倦极而眠。醒来时日已过午,杨过道:“龙儿,咱俩便在这股底终老呢,照旧设法回去那十丈软红?”依着小龙女的心意,宁愿便在股底清静太平和杨过厮守,但想他喜欢热闹,虽然对自己情深爱重,终是过不惯这般寂居的日子,便道:“咱们想法子上去瞧瞧罢,若是上面欠好,可再回来,只是……只是,要上去却难堪紧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重回半岛,拿下电竞女神 富贵如锦 英雄联盟之不灭召唤师 全民领主:从零开始创造大千世界 网游:我有超神级天赋 良辰美眷 渣攻‘渣’到底 异世之弑天剑皇 今天也是努力升级的一天 与你交错的时光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