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我来了 > 第十六章 登基为帝

第十六章 登基为帝(1/2)

目录
好书推荐: 魔帝归来之都市至尊 天武大系统 小马宝莉:天角兽的悠然生活 宅世学园反穿记 五行圣诀 极品小神医. 历史的屋檐 仙鲤奇缘 无敌小神医 永远奋进

翌日,正月二十一,晴。

辰正,虚记年十二的华耀身穿衮服,迎着第一缕晨曦在德阳殿的后殿门前,任由太后亲自为他戴上了帝王冕旒。

随之端肃面容,庄重地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步进德阳殿的前殿…

在文武百官和观礼的在野士人、在读太学生们的见证之下,于灵前登基继皇帝位。

因为先帝大行之日在旧年的年尾,所以,朝廷下诏今年改元-建宁。是年为建宁元年。

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

又有诏书言窦武定册陛下登基有功,封为闻喜候。

华耀听着那后面的二纸并非出自自己之口、自己之手而下达的诏书,沉默。

俯瞰文武百官,沉默着不动声色的若是所思。

登基完毕,应该去祭天地和太庙内的列祖列宗,不知道谁是这时期的太史令、太常令。

瞥一眼宽大的御座后面,隔着一重珠帘的地方,那是备给窦太后垂帘听政的坐榻。

华耀戴着天子冠,握着高祖曾经斩白蛇的天子剑,却没有握着传国玉玺。

此刻,他无比清晰的知道了,权臣、外戚、太后,三方都已经准备好了掌握朝中大权。

这是没有将年少的小皇帝放在眼里。处境艰难,只能慢慢来吧!

华耀先被太史令、太常令引着去皇城东的社坛(圆坛、后世称之为天坛)祭天,再去稷坛(方坛,后世称之为地坛)拜地。

最后去宗祠(太庙)祭拜刘氏皇室的列祖列宗,跪听完宗正的大篇祭文后,三叩首而拜、上香,祷告宣言…

言不会辜负皇父先帝的托付,辜负列祖列宗的基业。勤勤恳恳治国,努力让天下子民繁衍生息。

最后祷告列祖列宗保佑刘氏皇族的后嗣繁荣。

折腾忙碌一天,回到北宫德阳殿的寝室时,又已经是黄昏。

落日余晖并不让人感到温暖。风吹过,身体不由因寒冷而心脏紧缩一下。

这个少年的身体有些差劲。一颗固本培元丹好似没有什么效果。

洗漱更衣后,昨日曾见过的那位宫女,叫绿蔓的,送来饭食。

“陛下,夜食时辰已至。”

华耀昨日吃的辟谷丹是一粒顶三日肚饿的,但昨日没进食,今日不能不进食。

“你摆上吧!”

一碟子水煮凉拌菜干混黄豆,一碟子水煮鸡蛋,就二个,一碗褐色的粱米粥。

“太后疼惜陛下守孝清苦,不能饮酒食肉,特意吩咐为陛下备妥二枚鸡子,菽菜汤煮成粱米粥。”

华耀不知道这绿蔓的话语有没有言外之意,但听着她的特意解释更让人没有食欲和心生疑窦。

“多谢母后的慈心。”华耀看她一眼,口才挺好,长得也挺娇俏可爱,只可惜是太后的人。

她似是摆山珍海味一般,纤巧莹白的玉手慢取慢放,细致地将二个碟子和一碗粥摆上食案。

华耀看着她莹白的双手和细腻的脸蛋,还有羞涩着低头微笑的样子,怀疑她在勾引自己。

他眯了眯眼,不知道是她自做主张,还是有人指示。

食案后一张锦席铺地。

绿蔓摆好了碟碗箸,偷眼瞧一回华耀,方垂头躬身、软言相请,“陛下,请食用。”

华耀走过去,慢慢跽坐于锦席之上,看着饭食、缓慢执箸。显得斯文有礼。

脑子里却在紧急呼叫系统,“统子,快帮你主人扫描检查一下,饭菜里面有无毒素?”

“来了,小统帮主人扫描分析成分看看哦!”有活干,有热闹可看,系统蔫蔫了一下午又乍然精神满满起来。

华耀夹了颗黄豆,欣赏半天才放进嘴里面无表情地慢慢咀嚼。等待检查结果。

二分钟后,系统报告:“饭食里没有毒素,不过,经查养生数据显示,黄豆不宜与菜干、鸡蛋、猪皮等同食。而且食过黄豆以后还不宜立即饮茶。”

“哦。”华耀心里点头,吞下嘴里的食物。开始剥鸡蛋,混在粥里吃下去。不吃难吃又不宜吃的凉拌菜干黄豆。

吃过饭不一会儿,张让又呈上一杯黏呼呼的茶面。大概是宋以前加盐加胡椒粉一类,可以冲调作图画的那种茶面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我是大明瓦罐鸡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大秦:始皇之嗣,血战至巅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战各个世界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