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晋乱 > 第4章 郭太后两附司马懿,司马懿统兵南征。

第4章 郭太后两附司马懿,司马懿统兵南征。(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都市寻长生 反腐风云之收官之战 快穿:大佬他过分黏人 穿书年代娇气包,狼犬糙汉顶不住 妖孽师弟总想陪我飞升 开局获传承,我的赘婿日子到头了 当信念传递到万家灯火 重生七零夺回巨额家产后她随军了 无限穿书系统 别得罪王妃,小心家被搬空

瞬间,曹芳便就把问题抛向司马懿。

这个问题着实不好回答!

然司马懿忽的听到皇帝曹芳垂问,赶紧回神,稍做平静,噗通跪倒:“陛下,万万不可!”

倒是直接,简单,只是一句就给否了。

“不可,为何不可?”

曹爽却是不让,立马出列质问。

皇帝曹芳也是心有疑问,司马懿说不可,必有理由,且听司马懿奏本:“司马爱卿,只管奏来。”

“先帝在时,边关虽偶有变乱,然则转瞬即平,我大魏可谓是安定繁荣,那时,先帝便就已修建了众多宫室,且无论规模还是形制皆奢华壮丽,蔚为壮观。然,即便如此,却也是使百姓劳役繁重,民间因此也有疾苦。臣征讨辽东回来之时,服劳役的百姓尚且还有一万余人,工程不可谓不宏伟。皇宫之中,更是富丽堂皇,雕琢玩赏的物件数以千计也谓为不过。现陛下新登帝位,应抚恤百姓,勤俭节约,停下宫室修建,让服劳役的人全都回去赋田为好,如何又提皇宫修缮之议?微臣实觉万万不可!”

字字句句,皆是铿锵有力。

“宣公,如今大魏威泽四海,陛下新登帝位,应修缮皇宫以威严我大魏,哪有如此多的荒谬理由?”

曹爽忍不住急切反驳司马懿。

皇帝曹芳即刻止了,转问群臣。

群臣中却也是争议起来,有的说修,有的叫停。

一时间,大殿之上,杂杂然一片,修与不修皆都拿捏不准了。

“众位爱卿,且住了,就依了先帝遗诏,凡朝廷之事,当先咨于太后而后施行。”

皇帝曹芳言罢,便就在太监的一声退朝中离了大殿,直奔永宁宫而去。

永宁宫内,郭太后听完,稍作沉思:“修缮皇宫之事当依司马懿之奏。不仅仅准奏,且要奖赏司马懿,以示皇帝以天下百姓为先,社稷为重。”

少帝听了,颇觉为妥,旋即宣诏不纳曹爽之议而采司马懿之谏,并封邑司马懿。

此事遍传坊间,百姓无不赞叹司马懿。

曹爽自然是气愤郁闷,不仅仅是气愤郁闷朝堂之议被否,更加气愤郁闷的是,郭太后竟然站在司马懿一边,实实的难以接受,然皇帝已然宣诏,却也无可奈何。

然就在曹爽愤愤郁闷之时,却是边关传来战报:吴军声势浩大,兵分四路出击曹魏:扬武将军全琮所部进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所部进攻六安,车骑将军朱然所部进攻樊城,大将军诸葛恪所部进攻柤中。

战事当前,不敢大意,皇帝曹芳即刻登殿议事。

大殿之上,皇帝曹芳言道:“如今战事紧迫,该当如何?且议之。”

话未落地,只见司马懿躬身,先行议道:“此次吴军所侵之地,皆为水利枢纽,可灌溉万顷良田,养百万之兵,故一直以来便为魏吴必争之地。且此次吴军来势颇凶,已然侵入我大魏疆土之中,我边关之民皆胆战心惊,所受侵扰甚重。臣愿统兵,前往击之。”

司马懿此议,却是切合实际,也大显尽忠报国之意,并未为一已之私。

然曹爽听了,却是阻止:“陛下,臣认为不妥。”

皇帝曹芳见两位托孤大臣意见相左,便就对曹爽说:“曹爱卿,既然你说不妥,可为何不妥?且述来。”

“吴军虽是来势汹汹,但却是远兵征战,到达我边城时已是疲惫之师,更何况我边城更是高墙深壑,固若金汤,吴军以疲惫之师如何就能短时内攻克墙高坚城?如此远途军粮又如何筹措?从边关战报看,确实是如此,吴军时至今日仍然受挫于我坚城之下。故无需出兵,只需边城守将死守方可,待时日久了,吴军必然自行退去。故无需出兵,做劳民伤财之事。”

这话说的,不仔细听时,却是颇有道理。

本来司马懿和曹爽自托孤以来,大家相安无事,即便有些许摩擦也只是彼此放于心中,大不了最后交于郭太后定夺,其间并不曾争吵。

可今日大殿之上,司马懿见曹爽如此说,却是有些忍耐不住,不由得语气加重起来:“你我均为先帝托孤之臣,食国俸禄,事关国之生死之时,岂能缩头于门内!边城受敌百姓生死未卜之时,身为朝廷重臣岂可安坐于庙堂之上?边关疆场异动之时,必是国家有危,国家有危之时,朝廷不做挽救,百姓必然心生怨气。且吴军扰我边民,致使他们居无定所,漂泊流离,汝能忍否?汝能忍我亦不能忍,此乃国家社稷之忧之危,必然出兵方可!”

字字句句,可谓忠心可鉴!

说完,并不等曹爽反驳,再次大声说道:“陛下,臣愿领兵南征。”

曹爽一旁却是气的七窍生烟:“本就是想借此来赢得军功以来欺压我,竟然说的如此冠冕堂皇。不行,还需反驳与他!”

正待欲反驳时,却听皇帝曹芳说道:“两位爱卿皆为社稷所虑,无需争吵。众位爱卿可议来。”

曹芳却是把问题抛向大殿上的群臣。

果不其然,也是战守不一。

既然如此,便就依了以往惯例,询问太后懿旨。

少卿,太后懿旨到:“依司马懿之策。”

一锤定音!

殿议散罢,曹爽心中异常难受,如此这般情景,已非一次两次了,每到重要关头,郭太后总和司马懿站在一起,且司马懿总是事事压过自己一头,作为曹氏宗亲,曹爽觉得乃是受了奇耻大辱,然边关之事已然定下,也是无可奈何,但心中怨气却是挥之不去。

不管曹爽如何郁闷,且说司马懿,自郭太后一锤定音,便就着手准备南征之事,待一切准备停当,欲要引军边关,即将建功立业去了。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重生镇北王世子! 我是大明瓦罐鸡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大秦:始皇之嗣,血战至巅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