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李三古堆 > 第15章 真相

第15章 真相(2/2)

目录
好书推荐: 穿成弃妇,开局先教育渣男 修罗竞技场 光耀绿茵 妖孽帝尊缠上瘾 雏鹰的荣耀 宝可梦侦探:竹兰逼我领养精灵 恶毒婆婆:全家都让我养娇了 九华之程 穿越在龙珠世界 月照棠下草

“有!前些时我听说有一个叫扶桥村的村民在挖圹泥时,挖到了一个大家伙。因为在烂淤泥里,结果十几个人都抬不起,目前还在泥圹里杵着呢。”唐明友说。

“哪是个什么大家伙呢?”古沛然又问。

“据坊间传,似是大鼎之类。”唐明友答。

“说到大家伙,县长,那块无字碑该怎么处理?现在无字碑经过蔡廷祥一宣传,已成无价之宝了。”陈布林说。

古沛然说:“无字碑还不能动,至少现在不能动。它虽然能卖个好价钱,可它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如果急于处理,一旦事情败露,我们都没有好下场!”

“这倒是!这倒是!”陈、唐二人连连点头。

“那就让它在地底下继续沉睡下去,我们还是先做其他的事情吧!”陈布林说。

很快,寿县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叫做“寿县文物保护委员会”,简称“文保会”。由古沛然亲任会长。

同时,成立县“文物缉私总队”,由陈布林任缉私队总队长。各乡镇成立“文物缉私队”。

古沛然指示陈布林和唐明友,把那个大家伙捞上来,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怪物。

县长作了指示,陈布林和唐明友亲临现场。

结果捞上来一看,还真是一个大鼎。经专家鉴定,叫铸客大鼎。鼎上有十二个字1,至今还没人能辨认出来。

铸客大鼎三足,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圆口平唇、圆底、修耳、蹄足、耳饰斜方格云纹,腹饰蟠虺纹,犀首纹膝。

这是个楚大鼎,比起中国第一大鼎司母戊方鼎2并不逊色多少。

陈布林将大鼎用马车运到县城,古沛林看了后,就暗地里指示陈布林将大鼎卖掉。

陈布林派心腹孙子清暗中物色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都以此鼎体积过大,重量过重而不敢伸手。

陈布林把这种情况报告给古沛然,古沛然无法,就命人将大鼎抬至县府大门口,任凭风吹日晒雨淋,再也不去管它了。

寿县发现楚大鼎的事也传到了蔡廷祥的耳朵里,蔡廷祥即派助手何兆洋来寿县观鼎。

何兆洋抵达寿县后,即发现该鼎弃至门外,遂向蔡廷祥报告此事。蔡即指示何兆洋亲自押鼎至安庆,将楚大鼎藏于省博物馆内。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1在这件大鼎的顶口处刻有12字铭文,分别是“铸客为集脀、造脀、鸣腋脀为之”,对于古代文字的研究从来就未停止,以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来看,却依然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其中的铸客是指工匠,作为手艺人在当时地位还是非常高的,被当作宾客看待。可铸客后面的这些字又是什么意思呢?8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困扰着专家,对此,恐怕只能寄希望于以后的考古探索了。

注2司母戊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商代青铜器!!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hEN省AY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

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 大明:开局治疗马皇后 书生凶猛 三国之刘备崛起 尘途雕弓落 综影之我在清剧里想摆烂 精灵宝可梦之攀登无人知晓的高峰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诸天带着随身空间到了四合院世界 老子是王,辅政王!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