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一九九零开始崛起 > 第45章 陕师大

第45章 陕师大(1/2)

目录
好书推荐: 反派:答应你退婚,我走你别哭啊 千世归来,横推万界 庭下槐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她细腰娇骨,撩疯禁欲竹马 天道:从无魔位面到至高世界 海贼王:神鸟凤凰 后代子孙求救,她逆袭成科牛 旧情复燃,腹黑总裁是初恋 为了不当后宫,我决定镇压诸天

在郭靖的畅想中,一辆好车不仅要有稳定且舒适的地盘,也应该有高效更节能的发动机,而安全的车身更是重中之重,一个好的车身,不仅是钢铁工艺的体现,更是工业设计的体现,高强度的锰钢,航天级的不锈钢,以及后世一体铸压的整体式车身,都是重工业文明的优秀代表。

而汽车的电器设备,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如后世华为的问界一样,在车机领域独树一帜,打的西方无还手之力,只有问界的智驾才被称之为智能驾驶。

可惜这个时候,中国已经被西方渗透到了精英层次,一个华为,外有西方列强围剿,内有尊湃之流抄袭,更有一群为了利益,不愿教出灵魂者的车企大佬,即便是如此,问界也是车圈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一世,郭靖打算从俄罗斯收购一家车企,和本土的车企合并,从而让国内的企业少走弯路,在根据自己对后世车辆的理解,指导设计,让中国的制造业再次腾飞,用鲶鱼效应来带动整个车企来卷,卷的西方无路可走,通过技术专利来垄断、封锁,让西方世界也尝一尝被收割的滋味。

312国道上,郭靖驾车疾驰,这条路郭靖曾经走过,但那是若干年后,经过无数次拓宽的国道。

而现在的国道却是只有双向二车道,顺着蜿蜒的秦岭山脉纵横延展,郭靖不断的超车变道,在路上一道道残影,即便是弯道,郭靖也丝毫不减速,反而利用惯性,拉拉手刹,一个漂亮的漂移,从弯道消失远去。

道路两边的树木在后视镜中不断变小,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朵朵,东方的太阳发出温和的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郭靖将车内的空调打开,将风口调整,热风吹着,将车内的寒气尽数驱散。

终于在商鞅和蓝田交界的地方,郭靖看到了秦岭上的皑皑白雪,被初升的太阳照耀,形成一幅美好的日照金山图,要不是今天还有行程,如此美景,郭靖高低都要爬上去拍几张,说不定摄影大赛都能得奖。

一路上四个人有说有笑,在欢声笑语中就来到了西京城,这时候的西京还没有什么二环、三环,西安的二环路1993年才开始动工建设,至于建成通车那都是十年以后的事了。

翻过了白鹿原就算到了西京市,这里的车流明显就变多了,而到了长乐路,所看到的西京市街头,展现出一种充满活力和生活气息的景象。街道上,人们骑着自行车穿梭于繁忙的车流中,一路上各式各类的车辆在路上川流不息,呈现出一幅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有轨电车、公交拖挂,各种只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过的车辆,在西京市的街头,都能遇到。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市民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或独自在街头漫步,享受着城市的便利与繁华。

途经康复路,这里简直是人山人海,这个年代的康复路,是西京市最热闹的几大地标之一,康复路批发市场是西京市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贩和顾客。

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商品琳琅满目,从服饰、鞋帽到家居用品等都有。这里不仅是购物的天堂,也是商业交流的平台。

除了批发市场,康复路还有许多个体商户和小店。这些店铺经营着各种商品,从日常生活用品到特色小吃,应有尽有。这里的小吃摊位也十分有名,许多西安本地的特色小吃都可以在这里品尝到。

此外,康复路周边还有一些工厂和仓库,因此也吸引了许多货运车辆和搬运工人在这里聚集,有人说这里的人里三轮车,串起来可以绕城墙三圈。

在康复路的街头,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氛围。商贩们大声吆喝着推销自己的商品,顾客们则在摊位前挑选着心仪的物品。同时,街道上还有许多街头艺人和小贩在表演和叫卖,为整个街区增添了不少的热闹气氛。

此外,在街头的小巷子里,还有一些老旧的四合院落,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变迁。这些院落虽然已经历经了岁月的沧桑,但依然保持着一种古朴的风貌,成为城市中独特的风景线。

总的来说,一九九零年的西京市街头展现了一种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时尚并存的城市风貌。无论是在繁华的商业区还是古老的文化街区,都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历史底蕴。

郭靖在这路上,竟然还看见了两辆挂着大使馆牌照的虎头奔,看着呼啸而过的虎头奔,在西京这座十三朝古都,郭靖竟然有种穿越的离奇感,谁能想到奔驰和城墙同框,竟然毫无违和感,那种历史的沉淀和厚重扑面而来,这是文化与科技的碰撞,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陕师大的校区就在长安路上,郭靖在车流中从容不迫,老司机风采尽显,不停的穿插,很快就到达了长安路,到达学校区域,郭靖按了一声喇叭,大门竟然就直接开了。

郭靖不由愕然,也对,这年头能开车的都不是一般人,所以在普通人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阶级的对比,遇到权贵,下意识就想去奉承或者疏远。

进入了陕师大学校,温若琳倍感亲切,指挥着郭靖朝办公楼驶去,郭靖看着陕师大的风景。

这个时候的师大校门并不气派,但给人一种朴素、庄重的感觉。大门左侧是中文系的教学楼,右侧是地理系。正对着的是图书馆,一座仿古的建筑,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小钟楼。

校园内,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虽然不是新的,但给人一种历史沉淀的感觉。在这些建筑物的中间,有草地、凉亭、喷泉等休闲设施,也有一条通往校园深处的小路。沿着这条路走,可以看到小钟楼。

学校里随处可见参天的大树,让郭靖不由得想起来一句话,好的大学一定有大树,这是历史的沉淀,而这些大树见证了大学的成长,这也是大学的底蕴。

正如陕师大的校风一样,淳厚博雅,知行合一。

尽管这些大树都光秃秃的,有着陕师大师生的加持,反而显得活力满满,一个个顽强不屈。

四人一行便来到了行政楼三楼的会议室,温若琳安排几人坐下等候,便去找自己的老师王老师,王老师可是学校里的名人,他和吕如、付堂、上官志等人后来都成了陕师大有名的教授,后世闻名的手写录取通知书,就是由他们这群人组织的。

不一会儿,温若琳便带着一众老师来到了三楼会议室,众人一一落座,接着有后勤的老师过来添茶倒水。

等茶水都添满了,温若琳这才开口介绍道:“各位老师好,这位就是我的学生郭靖,也是他让我联系你们的,具体的计划,你们可以直接问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云想拉面馆 都市贱皮仙帝闲不住 娱乐超新星 穿越配角有个病娇老婆 系统派送员 离婚吧!真当我没你不行? 觉醒灵根不修仙当什么超能力黑客 灵界漩涡 都市风流狂医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