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袁阀 > 第11章 救驾

第11章 救驾(2/2)

目录
好书推荐: 路隐记 乡艳蜜桃的诱惑 乡村艳嫂 女老板的男秘书 三千美娇娘之纵欢 来一场锦上添花 乡村欲孽爱上寂寞留守少妇 乡艳狂野美人沟 降临者的旅途 空村子

段珪冷笑道;“就表面而言,吾等不杀何进,何进和令尊就必欲除吾等而后快,所以杀何进只是自保,完全无罪。合理的很。进一步说,何进是什么东西!”

接着,他盯视着袁熙,好半响才吐出两个字;“外戚。”

袁熙的脑中轰的一声巨响;外戚、宦官、大臣党争。这岂非是大汉朝覆灭的诱因,这些老师张纮也给自己讲过。

段珪见袁熙面上变色,气势大盛,凑近一步,冷哼道;“外戚和宦官轮流秉政,几乎已经成了大汉天下的传统。皇帝幼年即位,皇帝母亲的娘家人必然做大,专权跋扈,目无君上。等到皇帝大了,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可是外戚又不想放弃权利,所以矛盾激化。无助的皇帝就利用身边的亲信宦官除掉外戚。这样就形成一种颓势,皇帝幼年没有亲信的人。所以就和我们这些裤裆里没有鸟的宦官亲近。有一些没有骨头的人,看到吾等得势,就拼命巴结,巴结不成的就拼命诽谤。等到这一任皇帝死了,小皇帝即位。新皇帝担心大权旁落,所以就利用外戚势力除掉以前忠心耿耿的宦官,这样外戚的势力又要做大。等到外戚势力没办法控制的时候,皇帝又想起了身边的宦官,利用宦官除掉外戚。周而复始报应循环。依我看来,不论是是谁杀了谁,也不见的是罪过,不过就是政治倾轧的牺牲品而已。”

袁熙的心头巨震;是啊,自小熟读史书。被宦官杀死的大将军,的确不只是何进一个。

像平定匈奴有功的窦宪、继窦宪而起的大将军邓骘、还有权倾朝野毒死‘皇帝刘缵’的‘跋扈将军梁冀’,不都是死在宦官手上吗?

如此说来,何进的死倒是真怪不得,这些裤裆里没有鸟的仁兄了。

大汉朝的外戚和宦官,就像生来有着不共戴天之仇,是一定要斗个你死我活的。

何进不死,宦官必死,何进如今死了,宦官还是要死,因为出现了第三方势力,袁家代表的士人集团。

只因为一个原因,就是权力的魔杖没有了,庇护宦官的皇帝死了。所以宦官成了众矢之的,皇帝昏庸的替罪羊了。

“哈哈哈!”袁熙忽然想通了。可是,他还是大声质问段珪说道,“陈留王和皇帝何罪,被你二人掳劫至此,备受欺凌,只是这一条就足够你们死上一千次了。”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响,淳于琼的大军已经开过来了。

接着,段珪跪倒在地,向着远处刘辨处俯首痛哭道;“陛下请自重,臣追随先帝去了。”说着转身投河而死。

张让怒视袁熙一眼,声嘶力竭的喊道;“至于结党营私培植亲信诛杀异己,你们袁家比之吾等,过分何止十倍,天下谁人不知,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天下,为何没人仇视与你,以咱家看来,无非是因为你们裤裆里多了个鸟而已。哈哈,袁公子,好好保重吧。”

袁熙没来得及说话,张让长啸一声,横剑向脖颈抹去。鲜血向外激射,张让的身子跟着倒了下去,十常侍之首,就这样谢幕了。

一阵冷风吹来,袁熙忍不住激灵的打个寒战,松了口气,同时又有一些迷茫。远处火势渐衰,一阵马蹄声疾驰而至。

淳于琼勒住缰绳,借着火光看到张让的尸体,来不及下马,大呼道;“二公子,那可是张让的尸首。”

袁熙黯然点了点头,叹息道;“皇帝和陈留王还好吗?”

淳于琼的战马,围着张让的尸首,转了一圈,紧张道;“嗯,还好,如今宫内发生巨变,大将军何进被十常侍所杀,令尊带兵与阉党激战,段珪和张让便劫持了陛下和陈留王连夜逃到北邙山,幸亏二公子及时赶到,否则陛下蒙难,汉室江山又要动荡不安了。”

袁熙沉重的叹了口气,冷冷道;“该发生的迟早要发生,看来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

淳于琼显然听不懂袁熙说话,怔了怔,说道;“公子,此处并非久留之地,我们还是保护着陛下返回洛阳要紧。”

袁熙点了点头,心想;那只怕并不容易吧,还有一个未出现的董卓对吗。

五百军士现在都是步兵,马匹进不来,军中只有几匹马。皇帝自然不能和人共乘一骑。大王养尊处优也不能步行,论官阶这里以淳于琼为尊,而且他的武功最高,负有护驾之责,当然也要骑马。那么袁熙和许褚就只有步行了。

山路崎岖难行,沿路荆棘丛生、杂草遍布。虽然大半军士已经点燃火把,但微弱的火光和无边的黑暗相抗,还是显得太苍白,太微不足道了。

走十步差不多就要半柱香的时间。这样的速度,不被董卓得个正着才怪呢?

于是袁熙对着前边的淳于琼说道;“世叔,这样不是办法,必须派人去洛阳求援,请父亲速速派出援兵接驾。”

没等淳于琼答应,陈留王先点头道;“显奕说的有理,不如请你去走一趟,请令尊出兵救驾。”

袁熙心想;这可不行,这可是救驾之功,就像李世民雁门救杨广一样,这是争取名望的时刻,怎么能草草离开。

袁熙迟疑了一下,恭声道;“大王,并非微臣推脱,而是,微臣实在不忍再次紧要关头,舍去陛下与大王独自而去。而且说实话,我也不认得路回去,这个很有可能会误事的。不如派个熟悉地形的老兵回去,还比较妥当一点。”

皇帝刘辩看了袁熙一眼,垂头叹了口气,耷拉着脑袋没有说话,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不想走罢了。

而且袁熙还有一层打算,就看父亲袁绍的援兵能不能及时赶到。

一旦遇见董卓,就凭自己手中的五百精兵,和一千多普通士兵他得拼一拼,死也要坚持到援兵到来。

陈留王叹道;“还是显奕想的周到,派你回去的确是不太合适,淳于将军,就请你寻一名熟悉地形的老兵回去,面见袁校尉,请他发兵勤王救驾吧。”

于是淳于琼派了一名老兵,先行回去报信,一行人等接着赶路。

袁熙一行人又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发现一洛舍,于是和淳于琼商议先休息片刻,再进行赶路,毕竟众人太累了。

此时天色微明,雾气渐薄。能见度大幅增加,行军速度也快了一倍。袁熙心里一阵发急,暗想;为何父亲的援军还没到,再不来,董卓可就要来了。

这个念头刚刚在脑中浮现,就听一阵马蹄声响,雾气中传来一声大喝;“呆,前方军士止步,报上名来。”

袁熙心中大叫;“坏了,董卓先到了。”

袁熙定睛一看,前方数千铁骑正向他们赶来,旌旗蔽日、队列整肃。

只见对面甲兵之中一骑飞出。大声叫道;“天子何在。”

陈留王骤地坐起来。看着对面这阵仗,皇帝刘辩似乎已经被吓哭了。

淳于琼面色立即变了,骤马出道;“汝是何人,竟敢惊扰圣驾。”

那人说道;“吾乃西凉刺史董卓麾下大将,樊稠是也,特前来迎驾。”

淳于琼喃喃的道;“董卓。。。”

袁熙策马上前大声喊道;“樊稠是什么东西,叫董卓出来答话。”

樊稠发怒道;“小畜生,你又是个什么东西。”

这时,一个低沉沙哑干涩难听的声音,从樊稠身后发出;“汝等为何劫持天子,本将军特来保驾,你等快快受降,免得受苦。”

少帝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袁熙回头向陈留王使了个颜色。

陈留王果然聪明,立即心领神会,低声道;“有-----有诏,命西凉刺史董卓,立即罢兵返回渑池。吾乃陈留王是也。”

董卓的部队不退反进,大军向前推进十丈。一匹全身红火的大宛马,排众而出,缓缓走到袁熙等人前方不远处。

袁熙暗道,这就是万世唾骂的魔王董卓了吧。

只见董卓用干涩的声音,厉声问道;“大王是否受人要挟,身不由主。”

陈留王变色道;“无人要挟,身边诸人都是忠臣。”

董卓毫无惧意,冷笑道;“大王此言差矣,既是忠臣就该匡正王室,保国安民。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大臣,不能辅佐王室,致使皇帝在外流亡,为什么要军队后撤!如今天下大乱国家动荡,可见陛下身边多为奸佞。臣,誓扶社稷,绝不罢兵。”

董卓军一众将士也都喊道,“绝不罢兵!!”“绝不罢兵!!”

陈留王刘协无奈,只能又问道:“既如此,汝来保驾耶?来劫驾耶?”

董卓回应道:“特来保驾也。”

刘协尽量让自己镇定说道:“如今天子在此,尔等何不下马。”

董卓上前参见少帝。董卓旁若无人,提马缓缓过来,走到皇帝马前,翻身下马,跪地膜拜道;“臣西凉刺史鳌乡侯董卓参见陛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刘辩刚刚伸出手来,说了个;“爱卿,平----身--。”

刘辨还没有说完,董卓他就自己站起来。并向袁熙一行人瞪视一眼,发出一声冷哼。

袁熙眯着眼看着这一切,暗自着急,老爹再不来,自己就被董卓包饺子了。

董卓垂首道;“陛下万安,臣愿意护送大驾回宫。”

少帝经过两天变乱,说起话来语无伦次,不知如何作答,只能由陈留王帮忙。

于是,董卓又与陈留王刘协交谈问起事变经过,刘协一一回答,从始至终,毫无遗漏,十分清晰。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刘协贤能,而且知道他又是由董太后养大的,他认为自己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念头,而且不久之后的日子里,他也是是如此做的。

远处突然一阵扬尘,杂乱无序的马蹄声响起来,几千人左右的样子,前方一人带军大叫着奔近道;“陛下何在。”

看到是父亲袁绍到了,袁熙稍舒了口气。

淳于琼叫道;“陛下在此,本初,快过来救驾。”

父亲袁绍来到近前,愣了半天才说道;“董大人,你为何突然至此。”

他二人是旧识。同样也在心里戒备着,最坏的情况出现了。

董卓看了袁绍一眼,圆眼一瞪,义正词严的说道;“袁大人,别来无恙乎。”

袁绍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把手一摆,那意思;行了,别说废话。谈条件。

紧跟着叱道;“董大人这种阵势,不怕惊了圣驾吗?还不快传令铁骑撤回渑池。”

董卓哈哈大笑,厉声道;“汝手握禁军,统兵数千,负有护驾、戍卫京畿之责,却懦弱无能、毫无建树,让十常侍乘虚而入,掳劫陛下大王,还有脸叫我退兵吗?”

袁绍脸上一红,说话的底气明显不足了。

而此时,袁熙赶紧凑到袁绍那边,悄悄地问道;“父亲大人,精兵是否已在路上。”

闻言,袁绍压低了声音道;“大军已经分散各个府邸,去护佑诸位大人了。我手下只有这么多兵士了。”

袁熙暗道要糟,父亲身后还有两骑,是右军校尉赵萌和后军校尉鲍信。

赵萌上前说道;“眼下这种形式,不如让董卓护驾回京。只不让他进城当可无碍。”

鲍信摇头道;“董卓拥强兵,必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治。此时西凉兵疲惫,袭之,可一网成擒也。”

袁绍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陛下和大王在此,假若大动干戈,难免有失,我袁绍可担不起弑君的罪名。”

董卓翻身上马,大叫道;“请袁将军先行一步,某护送陛下随后便到。”

这是威胁,袁熙听得出来,毕竟如今董卓军力和战力,绝对压制了他们这帮少爷兵。

袁熙正想说话,父亲袁绍已经答道;“有劳董大人了。”

说罢,拨转马头,向回驰去。

袁熙想回头去找陈留王,却被袁绍一把拉住,惊怒道;“从此刻起,不许理我身边半步。”

袁熙惊呼道:“父亲这------。”

袁绍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添乱。

刘协悲戚的声音,从身后传过来;“显奕,切勿相忘。”

袁熙的身子在马上晃了晃,颤声大叫道;“大王擅自珍重,来日必有再会之期。”

风中传来幽幽长叹。

他又在叹气了。

袁熙的心一阵抽搐,只想打马而回。

袁绍回身怒视他一眼道;“显奕,还不快走。”

大局已定,他回头又能改变什么。刘辩注定被废。陈留王--汉献帝一定会成为傀儡。

洛阳也一定会陷入火海,百里之内瓦砾纵横、尽为焦土,而自己如今却无能为力。

以后的几年中百姓易子而食,饿殍遍野、白骨遍地。董卓你的罪孽还真是不小。只恨我晚生了几年,实力太过弱小了。

无力阻止历史的巨轮前进,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一声声的听着,本公子在此立誓,总有一天,自己要站在这个时代的顶端,由自己来审判这个时代。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南明义军 四合院:老子易中海,嫂子娄晓娥 三国之武魂时代 奥特,我的怪兽有亿点强 三国:曹魏有仙人 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你这是间谍吗?杀敌人也太狠了吧 三国:从穿越获得召唤系统开始 东图易家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