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这七十年 > 第七十章 骨肉团聚2

第七十章 骨肉团聚2(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网王开始的无限之旅 妖妃马甲又掉了 一胎双宝:总裁大人请温柔 绝世鸾凤 快穿之女主又跑路啦 桃园小地主 地球第一圣地 精灵侦探社 穿到九零之璀璨星路 追夫的漫长之旅

2002年2月,三哥不幸病逝于岛北,享年八十岁。他的去世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悲痛,留下了无限的怀念。是他早年鼓励我要自立自强,家穷志不穷,并以王勃的名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勉励我们;是他对修族谱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对族谱的内容结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初稿的字词、章节等作了详细的审定修改,鼓励我排除万难,坚持写下去,一定把族谱修好;是他第一个捐款一千美金(当时兑换人民币8300元)资助修谱事宜,感动了族人;是他在我1987年建房最困难时支援了我们,我们一家不会忘记他的恩情。得到三哥去世的唁电,我悲痛万分,我立即回电嫂嫂、侄儿表达我们沉痛的哀思。

三哥去了,我再也得不到三哥的教诲,悲乎!从此与谁共语?

……

1994年8月的一天,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大哥张学有(77岁)单身一人第一次踏上了故乡的热地。大哥退休后全家定居澳大利亚堪培拉,这次是从澳洲飞岛北,再飞申城市转洪都。我们兄弟姐妹都到洪都向塘机场迎接大哥归来。

机场出口涌现出了动人的一幕:大哥和我们热烈拥抱,久久不愿松开,伴随着相逢的喜悦与思念,大家热泪盈眶,哭声、问候声不断,时光似乎凝固了。大家簇拥着大哥走出大厅,坐上汽车,向文山奔去,一路上大家都沉浸在喜相逢的快乐之中。大哥次此是同刘先生一道返乡的,刘先生的儿子也到机场接他父亲刘先生。

离别的岁月如此漫长,今天盼望已久的亲人终于相见了,大家如同做梦一般。我们家家设宴为大哥接风洗尘,人人欢呼雀跃迎接亲人,欢度骨肉团聚。大哥设宴招待了我们张氏族人,也专门宴请了他的老同学叙说往事,展望未来。昔日大哥的老同学曾先生、肖先生都已作古,只好请了他的后人来聚会。大哥未回来之前,过年过节都会给他们遗属寄一些钱,以示有恩必报——当年大哥读书时,曾先生得到曾、肖二人的资助,所以念念不忘。健在的老同学:尹先生、王、上官先生、江先生、刘先生等人都能在桑榆晚景之年喜相逢,真是万福,大家共饮一杯酒,共祝祖国好。

大哥住在外甥女家,因他家条件好,地方宽大,离街近,方便大哥外出。

我家邀请大哥、四弟夫妇、三姐、六姐到大东山般若庵胜地游玩了二天,大家同享天伦之乐,回味父母在时的恩情。兴时所致,陶然而归。大哥抽空去城北看望了北坊几家张氏族人,并一一问好。二十多天,转眼就过去了,大家依依惜别。

1995年大嫂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患癌症不幸去世,享年67岁。可惜她从来没有踏上过文山的土地,我们也从来没有见过她一面,只收到过她一封亲笔信。

1999年,大哥第二次返乡,还带他的长女张家珠回乡,寻根问祖,感受亲人的温暖。我们万分欢喜,她又是一代人啊!家珠侄女第一次来文山认亲,看到有这么多叔辈、侄辈欢聚一堂,异常兴奋,笑脸常开,一点也不觉得生疏,深深感到与大家在一起特别亲切。她已39岁了,但却是独身。

她终日同晚辈拉家常、谈时尚,谈到高兴时与大家开怀大笑。侄辈们向她打听了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等情况,她也不厌其烦地介绍。她说:她在堪培拉环保局工作,她母亲是大学里的化学系教授,妹妹、妹夫在美国工作。

她是喝“洋墨水”长大的,虽然从未回过故乡,但家乡的俚言俗语说得也不走什么调。可见,她们虽居海外,但家乡的传统没有丢掉,真是难能可贵。她是我们张家第一个女高才生,有灵气,但没有娇气。她幼年得到祖母的呵护,当她谈到昔日婆婆对她的百般娇纵、万般慈爱时,她动情地流下了眼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我是大明瓦罐鸡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大秦:始皇之嗣,血战至巅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战各个世界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