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这七十年 > 第十章 前站乐趣

第十章 前站乐趣(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网王开始的无限之旅 妖妃马甲又掉了 一胎双宝:总裁大人请温柔 绝世鸾凤 快穿之女主又跑路啦 桃园小地主 地球第一圣地 精灵侦探社 穿到九零之璀璨星路 追夫的漫长之旅

8月17日,从清樟向淦县进发。公路是沙石路,坑坑洼洼,沙子老是往鞋子里窜,不得不脱鞋倒沙,脚外是鞋磨沙,鞋内是脚磨沙,嚓、嚓、嚓,都成了“冤家”。上午10点钟到下午3点钟,天气最热,头上烤、脚下磨,个个走得头上直冒烟,情绪低落。我们那位大个子大学助教,任我们的副班长,他振作精神,放下“架子”,哼上一段京剧小曲,大家一听都忘了疲劳。

他唱“打渔杀家”一段时,指导员居然能与他配合对唱,引得大家一阵子叫好,也引得路边群众好奇地笑起来。指导员说:“大家唱个歌吧?”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嘹亮的歌声飘向田野,飘向村庄,大家的情绪一下子提了起来,足下也生风。这是我出生以来的第一次“长征”。

到达淦县,不少人已走不动了,双脚也起了大大小小的血泡,袜子、鞋底磨穿不少。明天还得赶路,鞋是第一“战友”,不能扔掉。于是有的人就把包袱里的“私货”——短裤、毛巾之类,做成垫子,垫在鞋内,保护好脚。

小鬼邓小林大叫着:“看哇,我轻装了,重新装备了弹簧底。”他神气十足。

在他的启发下,大家立即仿效,既减轻了背包重量,又保护了脚,真是一举三得。

淦县是个小丁点儿县城,公路两旁稀稀拉拉有一些民房、店铺,街道极脏,没有电灯,当晚住在城外,好在天气热,露宿凉快,只是蚊子攻势凌厉。我们就想出个办法:把那把大油纸伞撑开,蚊帐罩在上面,人就蜗居其中,真是逍遥自在,以后只要是露宿,都用这个办法对付蚊子的“轰炸”。

晚上没有电灯,无法写心得体会,部队就组织大家20人一个组,围坐地一起,讨论有关问题或者总结一天来的行军情况,检查行军纪律、思想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评,最后集中在一起,中队长作总结。

中队长是一位老革命,他出生太行山,参加革命十几年,如今已四十多岁了,但仍然精力充沛,行军、做工作比我们年轻人强多了。

从我参军起他就是我的领导,对我们就像对待他的孩子一样,关心备至。

他常说:“我儿子比你们大,儿子比我还进步,现在都当师长了,俺落后哩。”说到这里,露出大黄牙,显得安然自得。

“我年纪大了点,党分配我做什么工作我都服从,革命嘛,不讲条件。”

我们很尊重这位领导,但有时嫌他婆婆妈妈的太啰嗦。即使在开饭前几分钟他还要说上一篇大道理,可这时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放在地下的菜和饭呢,有时任凭风沙飞扬、苍蝇飞舞,他还是讲他的。

他和我们一样背背包行军,一路上有说有笑,非常乐观。据说他可以享受团级干部待遇,可以骑马、不背背包,但他还是享受我们一样的“待遇”。政委和老红军大队长对他都很尊重。我们中队因为有这么一位慈祥的长辈,纪律一直很好,情绪高涨,所以没有一人开溜。军大开拔前,个别中队有人借送东西回家之机溜了没归队。

每天风餐露宿总不是滋味。这天晚上通信员叫我和罗云富(洪都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去队部。喊声“报告”后进了屋。

指导员说:“你们是文山县人吧?地情熟、人员熟,部队天天野外露宿不是办法,叫你们二人同副队长一起去打前站,找房子安排部队宿营,行不行?”

“没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大秦:始皇之嗣,血战至巅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战各个世界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太祖实录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